撿骨遷葬流程
圓滿逝者,為您傳愛
撿骨遷葬流程
何謂撿骨遷葬?
撿骨俗稱「撿金」、「洗骨」、「拾骨」。意指其至親逝世後,約略八到十年的時間,從腐爛遺體內取出骨頭,放入罈中貯存;是一種二次葬的葬禮習俗。
其習俗源來自於清乾隆以後由大陸閩、粵移民而來台灣,遷徙者可將先人遺骨帶回故鄉籍貫地或新的居住地,於其撿骨習俗,自成為國人喪葬禮俗的一項固有文化了。
撿骨年限
其所謂撿骨年限,在台灣民間有其傳說習俗。(根據各地習俗不同,僅供參考!)
1.三十歲以內死亡者安葬後,可選在五年撿骨。
2.四十至五十歲者死亡者安葬後,可選在六年撿骨。
3.六十歲以上死亡者安葬後,可選在八、十、十二年撿骨。
※傳統限定年分為六年, 政府則是採七年輪葬制度。
※後代子孫為避免蔭屍,撿骨年限則會在八年後開棺。
為什麼要撿骨?
1.因墓地年代已久後,墓基破損不堪;將其屍骨檢存,保護骨骸。
2.十年風水輪流轉,遷葬撿骨十年後擇地而葬,俗人相信可改變家運。
3.將祖宗遺骨,集中一處建墓厝或另合建一墓,以利掃墓。
4.政府推行「七年輪葬制度」,將土葬之遺骨撿金綁骨裝甕或以二次火化方式(利用瓦斯噴火槍現瑒進行遺骨火化後)裝入骨灰罐,福遷晉塔。
撿骨遷葬流程
●座向及擇日
開穴啟攢最重要之一環,需提供墓穴之座向,當天參與開穴撿骨家屬之生肖,及已故仙者之生辰,交予地理師予以擇日時
●祭拜儀式
依各地民間習俗,來行祭拜禮儀,是以尊敬天地神司,尊從前人行之,相信前賢所為必是其理所在 撿骨祭拜物品:黑雨傘一把、土地公拜拜用品(土地公金、四果、糖果餅乾、紅圓、小發粿)
祖先拜拜用品:祖先金銀紙、四果、糖果餅乾、紅圓、小發粿.
●開穴破土
開穴當天的日子,犯正沖的人盡量不要參與,因有可能遇沖煞疑慮,而破土或打墓碑時,在場所有人建議都暫先迴避
●撿骨裝罐火化
請撿骨師為先者開穴起金後,待清理完畢,視先骨是否乾燥,或是否需二次火化,再為其裝載至金斗甕,或骨灰甕;若為骨灰甕,需經由撿骨師,二次火化,才能裝載入甕
●祭拜儀式
完成撿骨後並封罐後,由地理師擇定吉時日,依先者命庚,塔位方位及座向,配合年歲次,完成晉塔並安金定位
起掘證明準備文件
1.先人除戶騰本正本1份。 2.可證明申請人與亡者關係之戶籍騰本或相關證明文件1份。
3.申請人身份證正反面影印本1份。
4.申請人存摺影本2份(郵局或其他金融機構均可)。(是否補助)
5.申請人印章。
6.起掘前之全墓(彩色遠照)及墓碑(彩色近照)各2張、起掘中及起掘後之彩色照片各1張。
7.補助款在完成起掘後,將匯入申請人存摺。(是否補助)
火化要準備甚麼文件?
1.亡者除戶騰本正本1份。
2.申請人身證正反面影本1份。
3.可證明申請人與亡者關係之戶籍騰本或相關證明文件1份。
4.起掘證明正本1份。